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利好相关监测仪器行业
发布时间:2023/2/17 9:33:21编辑:Ma Liang
已有729人关注

《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声污染成为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焦点。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2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1年,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以及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约401万件(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5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5.0%,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
基于此,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简称《噪声法》)于2022年6月5日正式施行。《噪声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对恼人的夜间施工噪声、机动车轰鸣疾驶噪声、娱乐健身音响音量大、邻居宠物噪声扰民等问题,法律都作出了相应规定。
2023年1月3日,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聚焦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充分考虑了噪声污染防治的特点,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期间各部门拟主要开展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对于实现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引领带动作用。
其中在监测环节,《行动计划》提出提升噪声监测能力,2023年6月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完成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布设、调整;2023年底前,其他设区的市级城市完成相应工作。地方根据声环境管理需要,统筹布设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加强与噪声监测相关计量基标准建设,做好噪声监测类仪器的检定校准工作,制定噪声监测检测仪器相关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有效支撑声环境质量评价和噪声污染治理。
行业专家认为,2023年,随着《“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噪声法》的实施,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市场份额巨大。同时,噪声监测类仪器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微信号:ayiwangapp17
(来源: 环保在线 )
标签:噪声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
上一篇:重庆:开展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强重点科研仪器设备配置 下一篇: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提出二氯甲烷真空紫外光电离中的竞争新机制
人物访谈
新闻排行周月
- 1.“悟空”出世!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来了!
- 2.核酸检测量由1.5亿降至28万,阳性率降低至5.5%|中疾控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 3.四川:加强医疗资源统筹 实现全省远程医疗“一张网”
- 4.大海林病防站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立体监测体系获国家级先进
- 5.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发展提速,创新产品将不断涌现!
- 6.省级两会新能源话题:新能源开发环境、分布式光伏、“光伏 ”等成热点
- 7.生态环境部通报2022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8.全新光学活性量子点机制发现
- 9.大连化物所研制的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和原位气相色谱仪海试成功
- 1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激光球杆干涉仪国际招标公开招标公告
相关新闻